【新春走基层】“靠天吃饭”的日子翻篇了

经济日报 2023-02-01 08:39:44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月28日清晨,黑龙江省尚志市珍珠山乡村民陆续走进润泽菌业公司黑木耳菌包生产车间,开始了一天的制菌工作。“现在正是制作春木耳菌包的关键阶段,大家伙儿都热火朝天地赶工期呢!”润泽菌业负责人王树海说。生产线上,拌料机、菌棒插入机隆隆作响。智能育菌室内,上万袋种菌完毕的菌包整齐地排列在菌架上,即将开始长达3个月的发酵。

“过去老百姓都是在自己家里制菌,直接放在大火炕上,捂着棉被发酵。”回忆起早年间小作坊式的传统种植模式,有着10多年木耳种植经验的村民付中秋感慨不已。如今,在智能化生产车间里,不仅温度湿度可控,而且无菌培养环境、自动化喷淋装置等一应俱全。“现在可真是大变样了,种木耳‘靠天吃饭’的日子翻篇儿了!”付中秋说。

王树海介绍,地处长白山分支张广才岭西麓的尚志市以丘陵为主,昼夜温差大,泉水资源、木屑等原材料丰富,再加上种植户有多年的经验,构成了优质木耳生长的必要条件。从木椴栽培到袋装露地摆栽,再到基地规模化发展,如今,尚志已有6个食用菌专业乡镇,种植户近3万户,其中黑木耳栽培总量达7.2亿袋,出口至10多个国家,产值超40亿元,成为带动当地致富的“黑珍珠”。“春天种地,夏天摘木耳,秋天收粮食,冬天做菌包,村民们守在家,收入不比外出打工挣得少。”尚志市珍珠山乡党委副书记崔宏春说。

在润泽菌业生产线旁,身着工作服的灭菌柜搬运工人刘福利正干得起劲。4年前,乡里为了帮他脱贫没少下功夫,可都没成功。刘福利来到润泽菌业后,不仅在这里找到了生活的奔头,而且还成了家。“不仅要帮助农民增收,更关键的是让他们找到精气神。”崔宏春说。

从普通种植户成长为带领村民致富的企业家,王树海深耕木耳产业数十载。一方面,通过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研发新品种,润泽菌业菌种的科技含金量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设备更新推动栽培技术不断进步,标准化生产的绿色有机木耳更受市场认可。

谈及未来发展,王树海表示,尽管当前木耳产业的发展有目共睹,但仍有一些短板亟待补足。首先是品牌认知度有待提高,需要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加大品牌建设,打开市场。其次是随着产业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如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回乡建设,需要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方面不断创新。

“过去3年,整个行业进行了一次洗牌,很多技术不成熟、抵御风险能力弱的木耳生产企业被市场淘汰。随着消费市场的复苏,客户对木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我们而言是巨大的机遇。”王树海说。(经济日报记者 纪文慧)

标签: 靠天吃饭 珍珠山乡 不断提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