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报资讯】多主体协同联动 构筑防诈反诈“保护盾”
电话实名制、办理电话卡不得超出国家有关规定限制的数量、对涉诈异常电话卡用户进行二次实名核验……近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下称《反电诈法》)正式实施,为推动形成全链条反诈、全行业阻诈、全社会防诈的打防管控格局提供法治保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多位专家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称,《反电诈法》首次从法律层面明确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定义,建立起一套联防联控、综合治理的系统,把从政府到银行、企业、社会、公民联动起来,实现对电信网络诈骗的全方位打击。
“溯本清源”治理电信网络诈骗
给手机用户发送木马链接短信,冒充公检法、电商客服等诈骗钱财……电信网络诈骗花样迭出、频繁出现,严重威胁着诚信社会的构建。
《反电诈法》定义电信网络诈骗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通过远程、非接触等方式,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明确要求从信息通信行业源头治理电信网络诈骗。
在用户实名制管理方面,《反电诈法》明确了对电话用户、物联网卡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制度和核验要求;对电话卡办理数量作出规定;对物联网卡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做好物联网卡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完善物联网卡销售和再销售制度。
《反电诈法》还列举了4类非法用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设备和软件,它们分别是电话卡批量插入设备;具有改变主叫号码、虚拟拨号、互联网电话违规接入公用电信网络等功能的设备、软件;批量账号、网络地址自动切换系统,批量接收提供短信验证、语音验证的平台和其他用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的设备、软件。
“这部法律将是未来解决电信网络诈骗的重要依据。之前我们打击电诈主要依靠刑法,弊端是只能打击已经发生的犯罪;《反电诈法》出台后,把前端防范也引入进来,避免了‘割韭菜效应’。”浙江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副院长高艳东表示。
善用先进技术治理互联网诈骗
随着近年来多部门对传统电信领域诈骗的严打高压震慑,互联网领域诈骗成为主流,且手法层出不穷、防不胜防。《反电诈法》紧跟形势挑战,加强互联网等新兴领域的立法,规定了互联网领域防范治理的工作职责和具体举措。
《反电诈法》明确了10余种须实名验证的互联网服务,强化网络实名管理,对异常账号开展监测处置和实名核验。在App全流程监管方面,规定设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的,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电信主管部门办理许可或者备案手续;为应用程序提供封装、分发服务的,应登记并核验应用程序开发运营者的真实身份信息,核验应用程序的功能、用途。
《反电诈法》还规范了电信业务经营者和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在涉诈黑灰产治理方面的合理注意义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副教授王晓伟介绍,黑灰产业链条盘根错节,出资者不直接实施犯罪,尤其是境外大型诈骗集团,披着合法外衣,以公司化形式运作,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资金支持。
高艳东建议,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被黑灰产使用,让电信诈骗更加难以被警觉,我们的反制技术、打诈技术也应该坚持国家主导、企业中坚的反诈思路,用技术实现对电信网络诈骗全方位打击。
“群防群治”扫清电诈生存死角
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全国公安机关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和抓获犯罪嫌疑人同比分别上升28.5%和76.6%,电信网络诈骗立案数连续9个月同比下降。
未来,还有哪些主体可以参与到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过程中来?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表示,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全行业要进一步加强与各级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依法依规建立更加紧密顺畅的涉诈数据共享、线索核查溯源等工作机制,实现在资源共享、预警处置等方面的共享互通、快速联动。
业内专家表示,除了电信治理和互联网治理,金融治理也是核心内容。《反电诈法》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等主体为客户开立银行账户、支付账户及提供支付结算服务,和与客户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应当建立客户尽职调查制度。
公民个人也要有反诈意识,防范个人信息泄露。“大家要养成个人信息整理习惯,就像刷牙洗脸一样,定期检测手机上安装过的APP及其版本的安全性,清点曾授权过的对摄像头、麦克风、通讯录、相册、银行账户等信息等的访问权限。”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教授朝乐门说。(实习生 施懿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