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90后”家乡创业 寻找记忆中的“年味”
(新春走基层)山西“90后”家乡创业 寻找记忆中的“年味”
中新网长治1月28日电 题:山西“90后”家乡创业 寻找记忆中的“年味”
作者 吴琼 李艳
春节将至,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老顶山街道南垂村的栗军家中,忙碌的团子制作师傅,摆放整齐的生产原料和工具,煮好的豆子,以及刚出锅的冒着热气、金黄金黄的团子,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进入腊月天,家家户户便开始忙着储备传统的春节美食。团子,是晋东南一带的特色食物,寓意“团团圆圆,蒸蒸日上”。每当春节来临之时,家家户户开始忙活,蒸出的团子色泽金黄、口感香甜,蕴含着浓郁家乡味儿。
蒸团子,对于31岁的栗军并不陌生。栗军告诉记者,“小时候,一到冬天爷爷奶奶就做团子,后来他们年纪大了,我又特别想吃,在外边买了团子却感觉不是以前的味道。”从最初只想吃一口儿时的味道,到如今成立栗记传统美食坊,已有三年时间。
创业初期,由于不懂传统团子等美食的做法,年轻的他走了不少弯路。“刚开始,很多问题不太懂,比如和面用多少温度的水,面的发酵、放碱的程度都掌握不好,还有煮豆子需要煮到什么程度算好。”栗军说,他便请教身边的老人,慢慢学,经过多次实践,这些问题一一得以解决。
制作团子有制馅、发面、包、蒸、晾等一道道工序,面使用黍米和玉米面,和起来包,馅用红豆和白砂糖等,蒸好的团子金灿灿的,甜而不腻。基于传统做法,他也进行了改良,新研制了黑米团子,把黑米和江米按一定比例和起来,黑米香味比较浓,口感更香甜、软糯。刚出锅的团子,吃起来也颇有讲究。栗军介绍,“不能着急大口吃,需细品细抿,缓缓下咽,否则容易黏牙或烫着。”
小小团子蒸出好日子。从最初回乡自己创业,到现在有拌馅、和面、包团子等各类分工明确的食品加工工人10多名,日出售团子4000多个,团子销售范围也不断扩大,小团子迎来大市场。
栗军说,之后想做好自己的品牌,发展线上渠道扩大销路,希望能有更多人认可家乡的团子,让团子走出长治,走向全国,带动周边的劳动力,让大家增加些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