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暨多彩贵州苗绣系列活动在贵阳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1-12-28 15:18:56

中新网贵阳12月28日电 (记者 杨茜)28日,在贵阳举行的第五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暨多彩贵州苗绣系列活动上,贵州苗绣特殊贡献奖揭晓。

苗绣在2006年就被列入国务院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苗绣也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苗族史诗”“中国服装史上的活标本”,是苗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苗绣作为古老的刺绣技艺,以针代笔,书写了苗族创世神话和传说,以线着色,绘就了苗族人民绚丽多彩的百态生活,一针一线,无不展示了纺织非遗和苗族文化的精彩。苗绣构图自由率真、浪漫天成,着色大胆明快、艳丽古朴,针法丰富多变、层出不穷,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内涵。

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是纺织非遗传承发展、成果交流的行业性最高平台,是国内目前非遗大类中唯一由国家级行业组织举办的非遗品牌盛会,自2017年起,已经成功举办四届,分别在浙江、北京、云南、辽宁召开。

本次大会还发布了《2020/2021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十四五”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行业性指导意见》;举行了为贵州苗绣协会授牌仪式,进行了专家分享、项目对接、合作签约、全国纺织非遗苗绣精品展、2021年文化创意设计活动大赛作品展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提出,对于苗绣未来的发展,一定要让苗绣文化“活”起来,要让坚守这一文化的绣娘富起来,在时代发展下,还要让苗绣潮起来,以我们的文化自信引领潮流。

近年来,贵州大力实施“锦绣计划”,大力发展“指尖经济”,采取“搭平台、抓产业、强培训”等有力措施,开展创意设计大赛,实施绣娘培训工程,推动绣娘在家创业,松桃苗绣、舞水云台、苗疆故事等示范基地不断涌现,发展苗绣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在贵州已然成势、蓬勃发展。

贵州省2021年制定《关于加快推动贵州苗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提出推动苗绣产业化、时尚化、国际化、品牌化发展目标,实施保护传承、市场主体提升、产业园区建设、品牌培育、科技创新、市场推广等“六大工程”。

图为现场展示。 杨茜 摄

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卢雍政在会上表示,贵州将以举办“第五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暨多彩贵州苗绣系列活动”为契机,树立“六产联动”思维,夯实发展基础;围绕产业链进行强链、延链、补链,构建产业发展集群;提升苗绣产品创意设计水平,推动传统元素现代表达;推动“手工、机绣、手工+机绣”三位一体发展;推动苗绣企业个转企、企转规、规转股、股转上;谋划打造苗绣小镇,搭建产业集聚发展平台;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研发苗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结合“多彩贵州”品牌战略,打造“多彩贵州——苗绣、绣娘”等系列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振兴工厂、锦绣计划巧手致富基地、绣娘工坊等市场主体,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高勇围绕“发展苗绣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发表了主旨报告。他从正确处理苗绣传承与发展的关系,着力推进苗绣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展苗绣产业,讲好苗绣故事传播苗绣文化,用苗绣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五个方面,发表了关于苗绣与纺织传统工艺的相关见解,指出要把苗绣发展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大局,作为特色产业、绿色产业、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真正将苗绣资源稳定和持续地转变为苗族村民的收入和财富。

图为现场展示。 杨茜 摄

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表示,力争到2025年,逐步建立健全传承、创新与发展链条体系,发挥纺织非遗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积极作用。为全面展示纺织非遗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国家战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促进以苗绣为代表的贵州纺织类非遗的跨区域交流。

大会还举行了全国纺织非遗精品展,对25家省内外纺织非遗及苗绣相关企业、设计师和传承人等的作品进行展示,类别以纺织非遗的纺、染、织、绣、印产品为主,科技创新体验为辅,展示具有市场开发潜力、时尚气息十足、体现生活实用性以及文化融合性的纺织非遗创新转化产品。同时,对30件文化创意设计活动大赛作品也进行了展示。

图为现场展示。 杨茜 摄

王启萍、邓莉娜、石丽平、龙禄颖、李绍玉、杨春林、陈月巧、彭艺、曾丽、滕静蓉、潘倒略11人被评为第五届“中国纺织非遗苗绣推广大使”,会上为他们颁发了授牌和证书;授予北京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台湾长河艺术博物馆创办人、馆长黄英峰“贵州苗绣特殊贡献奖”。

本次活动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联合主办,多彩贵州文化产业集团、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联合承办。(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