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大县搭上“数字快车” 重塑农业全产业链
中新网台州12月27日电(范宇斌 陈诺)大数据时代下,如何让农业搭上“数字快车”,让农民共享“数字红利”?
近日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强调,“要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同时提到“要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聚焦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地处东海之滨的台州三门是浙江典型的农业大县,2020年该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1.76亿元,占该县生产总值比重超26%。当地农业发展正抢占数字机遇,推动县域共富。
“传统农业生产,主要靠的是经验。”三门县农业农村局人才与大数据中心负责人高垒直言,从选苗种、种养殖、除病害、收获、销售,繁琐的农业流程让农民不得不时刻关注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在三门县花桥镇,从事青蟹养殖20余年的柯孔柱,如今不再“看天吃饭”。因为他搭建了青蟹“过冬小屋”,开启了青蟹越冬暂养。跟传统养殖塘里青蟹纷纷钻洞不同,在他的保温棚里,一只只青蟹“生龙活虎”。
“我们在底部铺上沙子、四周叠放空心砖,还安装了增氧泵、加温器、温度计等,实时掌握最适合青蟹生长的室温、水温、含氧量等。”柯孔柱介绍道,11月初已首批投放5000只青蟹,预计明年1月初可上市,售价能从现在的每公斤160元涨到240元,甚至翻番。
而位于三门县凤凰山的浙江荣致智慧养殖基地,在2800平方米的养殖基地里,几乎看不到管理人员,只有增氧泵、智能检测设备等在“滴滴”地运行着。
该基地是三门县首个“物联网”工厂化无公害养殖项目,通过在养虾池中布放传感器,不仅可以实时采集养殖环境数据,还能实现投饵、水处理等日常管理的精准化智能养殖。
该基地负责人谢其勇表示,水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养殖产量和效益,眼下他只要打开智慧养殖监控平台,养殖池内的PH值、氨氮、溶氧、温度、盐度等主要指标便一目了然。“我们已经尝到了数字农业的甜头,我们的产量是普通工厂化养殖的4-5倍,实现亩增效益100余万元。”
尝到甜头的还有当地橘农,柑橘是三门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三门全县种植面积8万多亩,种植户5万多户,年产量8万多吨,年产值近2亿元。该县积极吸纳专业电商人才,建立直播企业库和达人资源库,打响了优质柑橘“山湾桔”品牌,花桥橘农今年预计增收4000万元。
记者了解到,三门县近年来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各领域变革,不断夯实乡村数字建设基础,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农业智能化管理能力、农民数字化受惠程度不断提高。
据统计,该县农业生产信息化应用覆盖面积达超50%;“互联网+监督”、“互联网+政务服务”等信息化应用率达100%;三门县规模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全部纳入安全管理平台,农产品实现“一品一证二码”和质量可溯;已建成县镇村三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拥有益农信息社525个、农村淘宝站点109个,实现275个行政村全覆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技术的迭代,大数据可取代经验依赖,无人机可实现无休值守,卫星遥感数据可让土地管理更智能,区块链可助力农产品溯源、提升销量……如今在三门,农业全产业链正在被重塑。”高垒说。
据悉,三门县近日获评“2021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接下来,三门县将大力建设数字化、信息化乡村,持续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