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高质量发展中稳经济
文/管涛
发于2021.12.20总第1025期《中国新闻周刊》
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但是,稳增长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会议对于如何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稳增长作了具体安排和部署。
高质量发展是方向
2021年,中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完成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主要预期目标难度不大。同时,在应对风险挑战的实践中,进一步积累了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包括: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坚持稳中求进,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要把握好时度效,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坚持系统观念。这些规律性的认识,对于指导明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十九大已作出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判断。近两年,经济增速下降,既有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客观原因,也有对高质量发展理解和执行偏差的主观原因。高质量发展虽然不唯GDP但并非不要GDP,而是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应对百年变局,均需要中国经济维持一定的增长速度。
实践中刻意追求质的改善而忽视量的增长,可能会造成不良结果。如今年部分地区对环保要求缺乏弹性,层层加码,导致下半年大规模拉闸限电,影响到正常的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会议重提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突出了发展是首要任务和解决任何问题的关键。
经济工作必须坚持稳中求进,是基于对明年经济形势的重大判断,即世纪疫情冲击下,明年外部环境更趋错综复杂,内部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稿25次提及“稳”,明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经济运行是一个有序演化的动态过程,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避免把长期目标短期化、系统目标碎片化,避免把持久战打成突击战。中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但是,新旧动能转换难以一蹴而就,新经济增长点难以迅速补上房地产和高耗能产业等旧经济增长点留下的空白。因此,不是急于求成而是稳扎稳打,推进新旧动能平稳衔接,有助于减少政策调整和改革的阵痛,对于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和社会大局尤为重要。
经济工作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坚持系统观念。虽然系统性视角已经被多次提及,但实践中各部门各区域或多或少会优先考虑自己的KPI,轻视了溢出效应对整个系统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既要防止出现合成谬误,也要防止分解谬论。今年一些非经济政策希望快速实现长期目标,毕其功于一役,结果短期对就业市场和金融市场造成较大冲击。同时,尽管一些经济政策和监管政策的初衷是好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但可能低估了次生效应,只盯某个经济指标,轻视了其他相关指标。因此,制定和实施政策都要坚持系统观念和实践标准,遵循经济规律,以实践效果来检验政策的成败优劣。
进一步纠正认识偏差和执行偏差
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会议对正确认识和把握五个重大问题进行了阐释。
一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会议指出,共同富裕是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再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而不是劫富济贫,搞逼捐、养懒人。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稳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会议还提出,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要发挥分配的功能和作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这说明现阶段共同富裕的主要落脚点仍在以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提高劳动者报酬和加强社会保障为主的初次和再次分配。
二是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这是对国内外关切的教育双减和互联网监管引发资本动荡的回应。资本以逐利为目的,能够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但不加以有效监管,任其野蛮生长,也会对社会生活产生消极作用。中国将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监管。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前提下,仍会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三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世纪疫情冲击导致全球供应链断裂、国际物流受阻、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引发各国通胀飙升。尽管中国通胀形势显著好于其他主要经济体,但缺柜、缺煤、缺电等造成的供给端通胀压力可能超预期。此外,中国工业生产高度依赖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进口,需要未雨绸缪。因而,会议提出供给冲击的概念,要求坚持节约优先,实施全面节约战略。
四是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监管趋严是2021年经济工作的一大主题,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有多处部署。部分经济领域债务高企,不具备可持续性,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美联储货币政策可能转向的大背景下,早晚都会“爆雷”。因而,主动排雷好过未来的被动去杠杆,但要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抓好风险处置工作,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压实地方、金融监管、行业主管等各方责任,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
五是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2021年能耗双控引发热议,部分区域搞“碳冲锋”或“运动式减碳”,以致全国大范围出现拉闸限电,显著冲击了正常的工业生产,甚至影响到了居民用电。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仍处于经济发展阶段,用电量只增不减,国内发电仍以煤电为主。新能源固然重要,短期却难以完全替代传统能源。为了减少地区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冒进”,此次会议提出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对上述问题的阐述,积极回应了外界关切、澄清了模糊认识,不仅对于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也契合了前述关于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即要稳中求进、加强统筹。
短期经济目标是稳增长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可以预见,2022年各地区各部门有收缩效应的政策将会慎重出台。会议从七个方面做了政策安排,宏观政策稳健有效位列七大政策之首。
2021年7月份以来,面对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压力加大,中国提出要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跨周期不是对传统逆周期调节的替代而是补充。此次会议强调加大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力度,就是要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继续给经济恢复提供必要的支持。
所以,会议对财政货币政策的提法与上年相比没有大的改变。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要保证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明年面对经济下行和三重压力,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这意味着在加强形势研判的基础上,当出手时就出手,维持正常的宏观政策空间是留着用不是攒着看的。这也是坚持“以我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应有之义,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底气所在。
当然,面对疫情造成的非对称冲击,可能仍要进一步发挥结构性或定向财政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财政政策要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货币政策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此外,还要加强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联动,提高宏观政策效能。
财政货币政策不能包打天下、包治百病,还需要其他政策的支持和补充。微观政策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有效治理恶意拖欠账款和逃废债行为,有助于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结构政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畅通国内大循环、突破供给约束堵点,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改革开放政策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调动地方改革积极性,推动制度型开放,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有助于激活发展动力。区域政策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有助于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社会政策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解决重点人群就业问题,健全灵活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有助于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今年以来,房地产调控力度之大,历史罕见,尤其是对房企融资的控制。但是,由于中国经济与房地产深度捆绑,房地产大幅下行也不符合宏观经济稳定和社会大局稳定的总基调。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对于中国经济是先破后立的逻辑,其留下的“蓄水池”功能也需要新经济加速填补。此次会议提出,科技政策加快落地,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正是用“新经济”替代“旧经济”的重要出路。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一次澄清认识、凝聚共识、提振信心和稳定预期的重要会议,极为务实地结合境内外形势新的发展变化,回答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的问题,为明年经济工作做了充分的政策措施和理论舆论的准备。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将面临一个更加友好的政策环境,有望开创一个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
(作者为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第47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