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发布“十八青药” 打造生态中藏药材品牌
中新网西宁12月16日电 (记者 李江宁)“青海省认定冬虫夏草、枸杞、唐古特大黄、青贝母、秦艽、羌活、麝香、锁阳、沙棘、獐牙菜(藏茵陈)、黄芪、红景天、甘松、当归、水母雪莲、铁棒锤、川赤芍、西南手参等十八种中藏药材为青海省主要道地中藏药材即‘十八青药’。”16日,青海省林草局副局长邓尔平在青海省主要道地中藏药材(“十八青药”)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
青海独特的高原冷凉性气候孕育了种类丰富、独具特色的药用植物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为药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优势条件,高寒缺氧、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昼夜温差大等自然特点也使青海分布的中藏药用植物表现出资源类群多样、特有资源不可替代、功效作用显著等资源优势和特点,是国家道地中药材重要的产业地之一。
据悉,青海野生中药材主要为冬虫夏草、唐古特大黄,冬虫夏草产量每年为110吨至150吨左右,唐古特大黄以采种为主。人工种植中藏药材青海省监测和统计面积为333.7万亩,其中枸杞种植面积74.8万亩,沙棘种植面积241.32万亩、占全国沙棘总面积的8%,大黄、黄芪、当归等其他中藏药材17.58万亩,是全国最大的枸杞种植地区和有机枸杞生产基地,是全国沙棘产业发展重点省份之一,是西部地区重要的当归、黄芪集中种植区。
此外,青海药用动物养殖目前以麝类为主,白唇鹿、梅花鹿、藏雪鸡等养殖共同发展,全省养殖基地28个,其中林麝养殖基地9个,养殖规模462只,麝香产品供不应求。
近年来,青海省林草局强化政策举措,全力推进青海道地中藏药材产业发展。成立了省“柴杞”品牌建设领导小组,初步形成了“柴达木”等区域性、“青字号”林产品品牌,青海枸杞列入了《中国药典》(2020版)。冬虫夏草产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连续两年举办冬虫夏草鲜草节(季)活动,累计交易额达75亿元,培育形成采集、加工、销售全链条产业体系,产区面积达到7000万亩,年产量100吨左右、产值180亿元,产量占全国冬虫夏草总产量的60%以上,占全球冬虫夏草总产量的50%以上,该省300多万农牧民从冬虫夏草产业发展中受益,为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青海安排种苗示范基地10处、种植示范基地400处、初加工项目6个,青海已成为全国第二大当归、黄芪集中种植区。在全国率先启动有机枸杞基地认定,青海省有机枸杞基地面积近20万亩,获得各类有机产品认证面积近13万亩,青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枸杞种植区和有机枸杞生产基地。
据悉,青海省2020年包括中藏药材产业在内的林草特色种植产业支付各类劳动报酬约7.97亿元,带动就业人数20.6万人,带动周边农户5.2万户16.5万人,中藏药材种植已成为种植地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下一步,青海省林草局将充分发挥“十八青药”资源优势,加快推进青海道地中藏药材产业有机化、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数字化、现代化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中藏药材产业打造成青海绿色发展的生态产业“青海名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