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5G+工业互联网”助中国制造变智造
(经济观察)“十四五”“5G+工业互联网”助中国制造变智造
中新社北京12月8日电 (记者 刘育英)“十四五”期间,中国的工业互联网将从探索起步阶段进入产业深耕、赋能发展的新阶段,这将为制造业带来质的飞跃。
近期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将工业互联网和“5G+工业互联网”列入重要的融合基础设施。规划提出,“十四五”末,基本建成覆盖各地区、各行业的高质量工业互联网网络,打造一批“5G+工业互联网”标杆。
“5G+工业互联网”为何能帮助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5G的广覆盖、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性等特质适于在工业互联网应用,可以使物联网所感知的数据在第一时间传送上云进行分析,并第一时间反馈、执行。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说,5G不仅仅是支持多应用场景的一种信息传输技术,而且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一起构成了赋能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数字技术集群。当前,5G的 R16与R17标准陆续发布,随着产业化进程加速,5G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潜力将得到极大释放。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原总干事李勇认为,“5G+工业互联网”代表着数字技术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将首次使工业互联网场景成为商业现实。
目前,中国发展“5G+工业互联网”已取得一些经验。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王鹏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十三五”期间,中国“5G+工业互联网”的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具体而言,“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超过1800个;标识解析五大国家顶级节点和158个二级节点上线运行,标识注册总量近600亿;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00家,连接设备数超过7600万台套。
中国在5G网络方面已具备先发优势。截至今年10月底,中国累计建成5G基站129.1万个,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市区,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5G企业专网、标识解析体系、IPv6等都在快速发展中。
中国工业体系门类齐全,应用场景也非常丰富。“5G+工业互联网"已广泛服务于采矿、电力、电子设备等22个国民经济重要行业。
在采矿行业,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建成400多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9种煤矿机器人在井下使用,71处煤矿列入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
余晓晖说,采用5G等信息化新手段以后,煤矿生产效率提升20%到30%。按照日产一万吨、每吨煤六百元(人民币,下同)测算,企业年均增效将达4亿元。
又如浪潮支撑山西联通为太钢代县矿业公司提供的智慧矿山解决方案,实现异厂商混合组网、基站共享的公专网集成模式,助力公司生产效率提升25%,井下作业人力成本降低18%。
近期工信部发布第二批“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和重点行业实践。在第一批场景基础上,第二批扩展到生产单元模拟、精准动态作业、生产能效管控、工艺合规校验、生产过程溯源、设备预测维护、厂区智能理货、全域物流监测、虚拟现场服务、企业协同合作等场景。
“十四五”期间是“5G+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期。面对行业短板,工信部已从设施建设、产业基础、融合发展、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部署。
促进“5G+工业互联网”在垂直行业落地是发展重点之一。王鹏表示,要推进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推广“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建设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推动工业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规划》也提出具体要求,推动面向细分领域形成200个左右具有行业特色的融合应用试点示范,并打造一批“5G+工业互联网”标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