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链”起共富路——一座皖北小城的绿色发展协奏曲
“每天早晚在这片林子里兜一圈,啥烦心事也没有了。”初冬时节,皖北大地依然绿意盎然。在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林长制改革示范先行区的永安镇夏桥村,林成网、田成方,阳光下冬小麦长势喜人。一大早,50多岁的家庭农场主李华就在自家苗圃里忙活开了。
“他可是俺们这里的造林标兵,也是致富能人!”永安镇林业站站长王中宝一把拉住李华,笑着向记者介绍。
几年前,在浙江经商多年的李华在王中宝的鼓动下,返乡投资发展林业经济,带动村民一起致富。
两个老朋友一见面,话题离不开苗木:两万多棵杨树苗,8年成材,林下的空地闲了可惜,养上几百只走地鸡、大白鹅、肉兔,立体养殖,生态效益更好。
森林城镇创建、生态廊道建设、绿色产业链条延伸……在地处淮河平原的宿州,“两山”理念催生绿色发展,奏响绿色发展协奏曲。
“我们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改进工艺设备促进节能降碳。此外,坚持‘每生产一扇门,种下一棵树’,保持生产和生态的动态平衡,推动绿色低碳发展。”TATA木门宿州生产基地行政主管张明说,他们与当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加快绿色转型。
上万平方米的车间屋顶上,一块块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由光能转化而来的清洁电能源源不断输入生产线;车间内,机械臂灵活地上下翻转,精准完成下料、安装、喷漆,位于宿州绿色家居产业园的TATA木门数字化工厂里,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升,生产过程变得高效、清洁、低碳。
宿州绿色家居产业园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加快木材加工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并延伸出苗木繁育、林区旅游等产业链条,2020年埇桥区林业总产值达到223.06亿元。
“抓住林长制改革契机,优化提升造林绿化空间布局,打造农田林网,涵养城市‘绿肺’,在守住绿水青山的同时,将林木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绿一片、富一片、美一片的目标。”宿州市埇桥区林业发展中心技术推广股负责人孙礼涛说。
在宿州市新汴河水利风景区,人们漫步在林木掩映下的健身步道、休闲亭廊之间,不时举起手机,对着眼前的美景拍照。
水清岸绿、鸟飞鱼跃,冬日暖阳下,大片大片的绿植拥着清澈的新汴河河水蜿蜒流淌,横贯皖苏两省,构成淮河平原上一条生态绿廊。
“岸绿了,水清了,环境更美了,这里面也有俺的一份功劳咧!”李华告诉记者,除了杨树以外,他还种植了50多亩精品果木,明年秋天就能挂果,下一步计划发展田园生态旅游,让更多的城里人来村里感受生态美景。